看板方法高级应用之以价值为中心管理流动
- 2022-12-30 13:34:00
- 翰德恩咨询 原创
- 5844
常见误区:很多企业里,看板上流动的工作项是技术任务,比如JavaScript页面开发、后台数据、测试用例设计等任务。
在看板上流动的应该是直接承载用户或客户价值的内容,比如:需求、线上缺陷等。如果看板上流动的是技术任务,就失去了管理和优化价值流的意义。当然,并不是说技术任务类型工作不应该上看板,而是说,这种类型的工作项可以作为从需求拆分的子工作项,它们在看板上流动一些环节后结束生命,最终交付给用户或客户的是承载价值的工作项。
那么具体来说,如何在看板上既管理需求,又管理从需求分解的技术任务呢?
从图1至图8的看板介绍了典型的处理步骤,每个需求占用一条泳道,每个需求拆分出若干个技术任务。在第一步的图1中,以需求“D”为例,当把它从Backlog拉动到“准备好”队列后,表示团队对“D”的风险、技术实现方式、工作量已经分析透彻。如果团队认为需要,可以将需求拆分成技术任务,然后将需求和拆分后的技术任务都拉动到“准备好”队列。
图1管理流动第一步:需求进入“准备好”
假定需求“D”拆分了两个开发任务和两个测试任务,分别是:
1) Task1:前台页面开发
2) Task2:提供后台接口
3) Task3:设计功能测试用例
4) Task4:执行测试
如果后台开发工程师想启动开发需求“D”,他将“D”和“Task1”一起移动到“开发进行中”列。而“D”的其他技术任务“Task2”、“Task3”、“Task4”仍留在“准备好”列,如图2。
图2管理流动第二步:需求流入“开发进行中”
当测试工程师想启动“Task3”设计测试用例,他将“Task3”移动到“测试进行中”列,由于需求“D”仍旧处于开发阶段,所以留在“开发进行中”列,如图3。
图3管理流动第三步:启动测试任务
当“Task1”完成开发后,开发工程师将“Task1”移动到“开发完成”列。此时,后台工程师想启动任务“Task2”,于是,他将“Task2”移动到“开发进行中”列。由于需求“D”有两个子任务,“Task1”虽然完成开发,但是“Task2”没有完成开发,因此“D”仍旧留在“开发进行中”列,如图4。
图4管理流动第四步:开发任务完成
当后台工程师完成“Task2”后,将“Task2”拉动到“开发完成列”。此时,由于需求“D”的两个开发子任务都已经完成开发,需求“D”可以拉动到“开发完成列”,如图5。
图5管理流动第五步:需求流入“开发完成”
此时,测试工程师完成了“Task3”,他将“Task3”移动到“测试完成列”,开始启动“D”的测试执行任务“Task4”,于是他将“Task4”和需求“D”一起拉动到“测试进行中”。那么这时候两个开发任务“Task1”和“Task2”该怎么办呢?
由于测试工程师以需求为单位工作,开发任务“Task1”和“Task2”停留在“开发完成”列,不继续向下流动,它们的生命周期就此终止,如图6。
图6管理流动第六步:需求流入“测试进行中”
测试工程师完成“D”的测试任务“Task4”后,“D”的两个测试任务都已经完成,于是“D”和“Task4”一起拉动到“测试完成列”。
图7管理流动第七步:需求流入“测试完成”
当团队决定产品上线的时候,需求“D”流动到“上线”列,而两个测试任务“Task3”和“Task4”由于不对用户承载价值,不是上线的单位,因此留在“测试完成列”,它们的生命周期终止,如图8。当需求“D”上线后,它的所有子任务“Task1”、“Task2”、“Task3”、“Task4”都没有必要继续在看板上跟踪,可以从看板上拿下收起来。
图8管理流动第八步:需求流入“上线”
从以上流动过程总结以下两点:
1) 在看板上价值流动的单位是承载价值的工作项。不承载价值的工作项,比如开发任务、测试任务等,它们只在某一、两个或几个环节内流动,生命周期短暂。
2) 对于价值交付效率相关的度量,比如流动效率、平均周期时间、在制品等,是以价值为中心只度量承载价值的工作项,不承载价值的工作项不具有度量意义。
联系人: | 田老师 |
---|---|
电话: | +86 135 5227 9573 |
Email: | clientservice@hardenx.cn |
地址: | 北京市朝阳区福码大厦B座17层1705 |

加微领1G资料